2024年阴历正月讲究什么?
讲究1:初五不喝粥老人们认为初五是送穷的日子,也有地方说是财神的生日,总之正月初五是和“钱”有关的日子。
而在很多人眼中喝粥意味着家中没有好的饭菜,而初五这一天正是送穷的日子这一天喝粥意味着这一年的财运会不好,并且喝粥有些地方认为这一年会像粥一样稀里糊涂的。当然这些说法在现在看来完全没有道理。
讲究2:正月不剃头
现在我们常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我们在年前剃头的习惯,一方面是为了新年有个新气象,所以要理理头发,精精神神的过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传统的习俗,那就是在传统的观念中,正月剃头会妨舅舅。
据说有个理发匠,每年正月的时候,都会给他的舅舅理发,因为手艺很好,他的舅舅理完发之后会显得十分年轻。多年之后,当舅舅离世,理发匠因为思念舅舅,每到正月理发的时候,会十分伤心。
此外,正月不剃头的风俗习惯,其实也和清朝的剃发令有关。当时,清朝刚刚入关,在顺治二年,颁布了《剃发诏书》,强迫人们剃头留辫。
但是当时的人受到了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很多人对清朝的剃发令都十分抵触。所以后来的人们逐渐形成了“正月不剃头——思旧”的习俗,又因为思旧和“死舅”谐音,才逐渐发展为“正月剃头死舅舅”的民间俗语!
讲究3:正月出门三六九
老人们经常讲“三六九,朝外走”、“正月出门三六九”等等,这些俗语都是在说,人们在出门的时候,都愿意挑一个好日子。而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逢三六九的日子都是不错,所以正月里人们也愿意在这几天出门。
之所以人们认为三六九是个好日子,就是因为,“三”是古代哲学中的很重要的数字,古人认为天为一,地为二,天地相加为三。同时,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三是万物之源。“六”则有六六大顺的意思,自然是人们出门的首选。“九”则是古代的至尊之数,皇帝都称之为“九五”,所以九也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但是,到了现在,人们往往不会介意这么多。
正月是怎么来的?
据文献资料记载,中国人过新年大约已有4000多年的历 史,最早是从虞舜时期开始的。舜当上部落首领以后,带领属下祭拜天地。人们便把这一天作为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来历。不过,正月初一究竟从哪一天算起,在汉武帝之前并不统一。
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说,夏朝的夏历把元月作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 天下以后,又以夏历的十月为端月,即十月初一为一年之始。这就是史书中通常所说的“夏朝建寅,商朝建丑,周朝建子,秦朝建亥”。
直到汉朝的汉武帝,才又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现在。